八大胜

您好,欢迎访问中国八大胜股份有限公司官网!
0563-5600008

八大胜文化

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复兴之路

发布日期:2023-12-26 00:00 浏览次数:

作者:本报记者 苏雁 《光明日报》( 2016年01月12日 09版)
《赐福财神》 资料图片
 
雕刻年画画板 资料图片
 
《赵公明》
 
 

  近日,江苏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新传承人拜师仪式,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。4名桃花坞木刻年画从业人员,正式拜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房志达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宝芬的门下。

  桃花坞木刻年画,在历经数个世纪的辉煌之后,逐渐濒临失传。2006年,桃花坞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如今,年画的传承人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,使这一曾经红遍全国的文化形式,逐步走向复兴之路。

师承及断层的忧虑

  “我承诺会将我所学,尽我所能教与你们。期望你们早日掌握技能,成为正式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新一代接班人。”81岁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,在拜师仪式上喝了徒弟递来的拜师茶,掷地有声地给出了承诺。

  多培养几个桃花坞年画接班人,成了老人的愿望。只要有时间,房志达总是在苏州工艺美院的一间教室里,一站就是一天。老人身形消瘦,与五彩的油墨与洁白的八大胜,已经结缘67个春秋。

  右手快速翻动并按压纸张,左手熟练地喷水、抹墨、印稿,之后还要经过六色套印,一幅年画《一团和气》才会初见端倪。为了让纸张均匀受色,房志达需要长时间站立在印台边印画。年画之于房志达,就像线之于风筝,老人的一生都被年画牵着,随年画旺而兴,随年画败而衰。“我见证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起起伏伏,桃花坞年画也见证了我人生的起起落落。”房志达说。

  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代,迄今已有350多年历史。由于刻板工整精细、装饰效果浓郁,在群众中广泛流传。1935年出生于桃花坞的房志达,14岁时进入了当时生意最好的王荣兴年画铺做学徒。“当时年画生意好啊,做年画的人从鸡叫干到鬼叫。”

  近30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,市场的变化影响到桃花坞木刻年画中传统技艺的留存。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,给传统木刻年画的手工制板和印刷技巧带来巨大冲击。木刻年画在民间几乎没有市场,很多手艺人为了养家糊口纷纷转行。

 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长华黎静告诉记者,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最怕的就是出现“断层”。“像房志达这样的老师傅都已经80多岁了。房志达的学生,却只有二三十岁。申请非遗传承人至少需要在这个行业干20年,现在太少年轻人能够坚持下来了。”

  2006年,桃花坞木刻年画经国务院批准,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进行抢救性保护。技艺虽然保护了下来,“但桃花坞年画依然面临着资金瓶颈、市场瓶颈等诸多问题。但最让人忧心的,还是后继无人。”华黎静告诉记者。

保护与传承的担当

  2001年,苏州市政府将“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”整体划转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,学院在资金、政策上给予扶持与资助。“里面所有的员工,都隶属于学校,各方面保障也都由学院承担。”苏州工艺美院党委书记王建良表示,“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置放于高等艺术院校,这是在机制上尝试一种新模式,有利于探索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、发展新路。”

  2002年9月起,苏州工艺学院利用工艺美术教育的优势资源,通过自愿报名、择优录取的方式,遴选优秀学生进入“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”,以学院式教育与老师傅言传身教相结合、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方式,培养具有传承与创新能力的“新传人”。

  研修班在苏州工艺美院已经举办了6届,共培养20余名学员,现大多都活跃在各级文化单位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相结合,这在非遗保护的历史上,是***的。

  然而,仅仅有传承是不够的。要在这个时代活得生机盎然,还要展现出活力。苏州工艺美院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礼品室,陈列着这些年陆续开发的各类桃花坞年画系列产品。除了传统年画,还有扇子、屏风、酒杯、茶叶罐等各类实用品,它们身上都烙下了桃花坞年画的鲜明印记,“一团和气”“花开富贵”等图案应用在这些产品上,释放出独特的民俗情趣。

  在王建良的倡导及大力推动下,苏州工艺美院从2002年开始,试点源自于法国艺术设计教育的“主题教学”理念和方法。服装及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,面对桃花坞年画这个苏州元素,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,进行创意设计。

  在教师的引导下,学生将桃花坞年画元素进行了重新切割、变化、组合,新元素被应用在鞋子、抱枕、T恤衫以及各类产品上。汲取桃花坞年画等传统要素,融入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与实践,先后获评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。以桃花坞年画为案例的史料收集、整理及技法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

 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保护像是一面镜子,让人看到很多珍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历史变迁、市场变化,面临着艰难的传承。只有不忘传统,又融合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,才能使非遗更好地走在复兴之路上。

  (本报记者 苏雁)


0563-5600008